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谒金銮莹禅师 北宋 · 刘挚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西城十里入溪林,顿觉尘埃脱醉襟。
浅渚败荷萦白晓,淡云疏木抱清阴。
陶潜但有思归赋,韩愈殊无善吏心。
遗照主人应念我,试将秋思写瑶琴(自注:遗(原作进,据畿辅本改)照,堂名。)
九日病起寄文莹 北宋 · 刘挚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城别去已秋穷,犹喜音书继递筒。
身外光阴一飞隼,天南踪迹两飘蓬。
夜乌三匝惊明月,胡马长嘶向北风。
无酒无人更无重阳愁过鹿皮翁
元祐六年御试进士制策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五、《忠肃集》卷一
朕闻六艺之教,同适于治,而礼乐为急。
制中以节民情,导和以养民性。
政行斯二者,刑防斯二者,四达而不悖,然后上下辑睦,一之乎中和。
兹二帝、三王所由昌也。
先皇帝悼道之郁滞,建官设属,以讨礼文,定雅乐,始自郊庙,行之朝廷,以风天下,规模宏远矣。
而美意未终,泽不下究。
朕奉承遗烈,夙兴夜寐,嘉与宇内,臻于斯路。
今天下之俗,分守不明,僭侈相胜,家自为礼,人不知乐,自学士大夫,齐民编户,率以其意从事
故是非生于贵贱,隆杀系其富贫,风俗流溢,和气弗兆。
昔者圣人虽未制作,必因先王之礼乐宜于世者,用以教化。
是礼乐之于天下,不可一日缓也。
今颇欲考古今之宜,剖经史之义,立为婚姻丧祭之文,器服宫室之制,隆雅、颂之声,斥优侏之音,使习俗知节,谬戾不作,建中和之极,以述成先皇帝鸿业。
而其损益先后之序,朕不敢知,固以待周询而博访焉。
子大夫以为如之何而可?
或谓解今之法而更张之,民将骇而难从;
姑因循其旧而徒加厉禁,又终不足以合乎先王之法度。
然则考古便今,必有中制。
昔汉修三雍,行大射,调八音,听乐均,号称永平
唐损益曲台制度,亦盛于贞观开元之间
采其遗意,概之先王之法,其亦有合于今乎?
不然史家所载前代之迹,粲然具在,要必有可言者。
至于贾谊、刘向,其论深美,而不见施用,房乔、杜如晦达于为政,而不知礼乐,其失安在?
乃若节文度数,其详则有司能言之,非所问子大夫也。
其推古今之所以废兴,与施于当世而宜者,著于篇。
文莹师集序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七、《忠肃集》卷一○、文莹《玉壶清话》附录
文莹喜读书,才思清拔,博知世故,久以诗闻于人,而不知其始何为落于方袍中也。
夫万物受材分于天者,必皆有职,若者失其职矣。
予以嘉祐三年,识荆州
后八年,治平之丙午也,予入荆州幕,而亦在。
既别去,又三年,熙宁之壬子,予南窜,复遇于长沙
是岁遂访予于衡阳
盖相与周旋二十年之间,其诗每见而每精。
嗟夫!
老矣。
以其平生之所学,与其高明之才,既皆无所用于世而一措于诗,宜其所得如此,岂所谓诗待穷而后工者欤?
虽然,其辞气象巧,尤不觉其为穷人老夫之所作,是可喜也。
翰林郑毅夫为其集叙,而其后至于访余也,又出若干篇以为后集,曰:「为我题之」。
而其作犹未已也。
沧浪苏子美尝称其作曰:「篇篇清雄,有古作者气态」。
而郑公之叙曰:「不类浮屠师所作」。
以谓往往似杜紫微
二公之言如此,为天下取信,余尚何辞哉!
独书其所以与之离合之故,致余意焉。
癸丑夏五月题。
文莹哀辞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九、《漫塘集》卷三六
隐君陈氏,莹中其字,文莹其名也。
世居金坛,少孤,与其弟自力以养其母。
稍长知命不偶,属其弟以学,去而为浮屠。
浮屠氏归洁其身,而君慷慨慈惠,非泊然忘世者,曰:「吾观音师欲以慈悲心济物,可推是心者,惟医乎」。
即从浮屠氏之为医者游。
凡浮屠氏之为医者,与俗浮沉,惟利是嗜。
君所与偕,汲汲封殖,以遗其后,而君如不闻。
有以疾告,贫且下必尽心焉。
或扣疾弗审,即拂衣就视,主者谢无辱,君弗为止。
或疾有异,主者意弗决,进诸医订短长。
后生好己胜,口语纷纷,君退听,似不能言,徐举其言之善者,曰某意与某合。
或曰某说某不及,或曰某得其一未得其二。
貌温而气和,辞婉而理到,虽异己者亦屈服。
人以是咸爱敬之,旁百馀里率具礼迎致。
凡所用药,择材必精,和剂必审,称疾之宜,不视所施。
凡施之入,具药之馀,首以奉母,一箸之珍,虽远必致,养生送死,费皆出于君。
既失所恃,则以资雅尚。
宅一区,在望仙门里,周围可五六亩,嘉花美木,列植交阴其后。
千挺,森如立玉。
好古名画,求之如弗及,闻人有善本,即命工临写,匣藏壁展,卧兴对之。
或与己同好,亦乞与不靳。
性不解饮而爱客,好事者识其意,馈以名酒。
客至无间雅俗,出以饮之。
搴脱实于林梢,撷新柔于雨后,惟所可致,或载酒从之,亦无彼己之嫌。
三酌之馀,放歌起舞,怡然自适,挟贤挟贵,一所不计。
或规以爱无差等,则曰:「吾道固然,君言非吾砭也」。
开禧改元,君于是生七十有三年矣,素康强无疾,忽左胫微肿,顾谓弟子曰:「吾且逝矣」。
有问疾者,亦以是言告,问者曰:「君疾未殆也而云尔,何哉」?
君笑曰:「吾知之审矣」。
弟子曰:「君设有不讳,何以告我」?
君曰:「吾固空也而归于空,何以告汝」?
又问,则曰:「甚矣汝之爱我也,抑吾有托于汝,吾将盥吾手,濯吾足,听诵观音氏之书而炷香其前,以终吾师观音氏之心,于汝意若何」?
弟子曰:「唯」。
则奉而行之。
又五日而卒,实六月既望
自浮屠氏之说入中国,堕工商士农之业,隳仁义礼乐之教,识者病之。
若陈君者其人欤?
予曰:「君盖隐于浮屠氏者,不然君一念爱母不愧颍考叔,以医济人庶几郭玉、华陀,好画而能别,希近世米南宫父子,杯酒间任情逸又彷佛晋、宋间人物,岂浮屠氏所得羁哉」!
或曰:「君诚放达者,则荷锸自随,死便埋我,其得矣,庸何伤」?
余曰:「达者君之所自得,伤之者人之情也。
不然,日用饮食虽粗给于目前,而不能有一毫以遗其后,奔走左右虽不乏于平日,而不能留一人以嗣其传,设机阱以伺方来者,或畴昔同袍同裘之子,而睥睨觊觎于其旁者,又前日之亲且厚也,可不伤哉」!
故从而为之辞,辞曰:
香蜚兮桂丛,花翻兮药栏。
物有瘁兮必荣,君何为兮不还。
箪兮冰寒,轩兮春燠,事非远兮可追,君何为兮不复。
飞盖兮翩翩,税驾兮阗阗,靡来弗容兮一笑掀髯,今何之兮芳草芊芊。
左图兮右书,清樽兮绿醑,情性浩浩兮式歌且舞,今何之兮风叶自语。
浮云兮叆叆,层冰兮峨峨,羌一散兮莫收,顾本来兮若何。
日丽兮晴空,波澄兮绿水,悟本来兮若此,宁堕甑兮复视!
巢在兮鸠居,花成兮蜜移,客有来兮太息歔欷,繄世事之可伤兮匪君之悲。
吕公著特授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食邑实封馀如故制元祐三年四月四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八、《皇朝文鉴》卷三六、《崇古文诀》卷二五、《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三、《秘笈新书》卷一、《翰墨大全》甲集卷六、《文章类选》卷二五、《文章辨体》卷一七、《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三七、《宋四六选》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门下:仁莫大于求旧,智莫良于用众。
既得天下之大老,彼将安归;
以至国人皆曰贤,夫然后用。
今朕一举,仁智在焉。
宜告治朝,以孚大号。
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上柱国东平郡开国公食邑七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三百户吕公著,吁谟经远,精识造微。
非尧、舜不谈,昔闻其语;
以社稷为悦,今见其心。
三年有成,百揆时叙。
维乃烈考,相于昭陵
盖清净以宁民,亦劳谦而得士。
凡我仪刑之老,多其宾客之馀。
武丁时,虽莫望于前烈;
召公考,固无易于象贤。
而乃屡贡封章,力求退避。
朕重失此三益之友,而闵劳以万几之烦。
是用迁平土之司,释文昌之任。
毋废议论,时游庙堂。
于戏!
大事虽咨于房乔,非如晦莫能果断;
重德而逾于郭令,而裴度亦寄安危。
罔俾斯人,专美唐世。
可特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馀如故。
仍一月三赴经筵二日一入朝,因至都堂议军国事。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押阳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落月依楼阁,归云拥殿廊(《宿山寺》,见《宋诗纪事》引宋释文莹《玉壶野史》。)
客有求观予孝经传者感而赋诗(《全宋诗》作 张九成 诗) 金 · 白贲
 押词韵第六部
古人文莹理,后人但工文。
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
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
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
千岐更万辙,要以一理存。
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
跋涉经险阻,钻研阅寒温。
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仰观及俯察,万象入见闻。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
高以君唐虞,下以觉斯民。
君如不我鄙,时来对炉薰。
代书寄文莹道人 北宋 · 刘摰
 押词韵第十一部
白云孤起飞杳冥,光如片玉轻如冰。
出山归山两何意,行止偶然无滞凝。
故人浮舟数百里,得得访我湘江棱。
二十年间四相遇,童颠疏鬓霜各增。
寒斋笑语极微妙,共以身世均鴳鹏。
瞥然去矣不我告,振锡忽借南风乘。
聊一徘徊驻衡岳,遂能放意穷临登。
崔嵬老骸不知倦,软舆蜡屐勤跻升。
穷岩险谷访秘怪,往往清啸猿鸟惊。
长泉落石响寒玉,故意写在朱丝绳。
仰挥云烟敛羽翼,俯听誉毁真蚊蝇。
书来所说谓如此,而惜携手无友朋。
又云吾庐已堪睡,况彼城市尤足憎。
意若欺我在迁谪,故以胜事用夸矜。
嗟如予者安足道,进退大计两未能。
平生雅志在林壑,误落世纷亲缴矰。
悲吟黄鹄慕越客,谢病高居思茂陵
羡子徜徉类云鹤,顾我拘窘如韝鹰。
故应题诗遍崖壁,曷若寄我勤缄縢。
山童痴立索书去,写此安足倾愁膺。
偶成示道温 北宋 · 黄裳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何当归卧水云乡,不必功名似子房
一黍精华空色大,百年行(《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四四作形)数古今长。
谁知扰扰还三得,独向冥冥遣两忘。
少室山头星月近,紫微垣下起天香。
嘲愿成 宋 · 释文莹
童头浮屠浙东客,传呼避道长以陌。
宝挝青盖官仪雄,新赐袈裟椹犹黑。
察车后乘从驱挈,庸夫无谋动蛮穴。
暗滩夜被猿猱擒,缚入新溪哭残月。
牂牁畏佛不敢烹,脱身腥窟存馀生。
放师回目不自愧,反以意气湘南行。
我闻辛有伊川,变戎预谶麟经编。
睽车载鬼吁可怪,宜入熙宁志怪篇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引《诗史》 《诗话总龟》:熙宁中章子厚察访湖北,因以兵收辰溪之南江诸蛮。时有吴僧愿成亦在军中,自称察访大师,每出则乘大马,以挝剑拥从呵殿而行。随兵官李资入洞,资为蛮人所杀,成亦被缚。既而放归,犹扬扬自得。诗僧文莹嘲之云云)
玉壶清话自序元丰元年八月 宋 · 释文莹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二
玉壶,隐居之潭也。
文莹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国初至熙宁间,得文集二百馀家,仅数千卷。
其间神道碑、墓志、行状、实录及奏议、碑表、野编、小说之类,倾十纪之文字,聚众学之醇郁
君臣行事之迹,礼乐宪章之范,鸿勋盛美,列圣大业,关累世之隆替,截四海之见闻。
惜其散在众帙,世不能尽见,因取其未闻而有劝者,聚为一家之书。
及纂江南逸事并为李先主昪特立传,釐为十卷。
黄帝之时,世淳事简,尚有风后、力牧为史官,藏其书群玉山中。
古之所以有史者,必欲其传。
无其传,则圣贤治乱之迹都寂寥于天地间。
当知传者,亦古今之大劝也。
书成于元丰戊午八月十日,馀杭沙门文莹湘山草堂序。
按:《玉壶清话》卷首,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点校本。
文莹师携琴见访 北宋 · 石扬休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郑卫湮俗耳,正声追不回。
谁传广陵操,老尽峄阳材。
古意为师复,清风寻我来。
幽阴轩下,重约月明开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
镡津文集后记 北宋末南宋初 · 释怀悟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镡津文集》卷二二
师之道誉声德,既其超迈,故后世学者,或当时在位,道赞人主,师表于天下后世者,皆仰而慕之,若天云日星焉。
故有寻遗风,想遐迹,瞻颂称赞不已,有若前所记净因大觉琏禅师将师之《白云谣》,若江西洪觉范之礼师之骨塔诗,若南海楞伽山端介然吊师之古诗凡百韵者,西蜀龙舒天柱山静禅师遥慕师而序赞者,若灵源惟清禅师之跋师《二手帖》而伸赞之者,今皆笔之于此,或详或略,以备研览,而发季世佛学者之志操焉。
净因大觉琏禅师送师之《白云谣》者,已见前之后序中,此不烦录矣。
今既以陈令举所著之记为前叙,旧得一叙不书名,不知何人所作,或云莹道温
观其文藻美丽,或近似之,他辈不能为也。
而中间叙其为文之所以而不甚流类,不免随为葺正之。
仍旧缀于集末云。
武陵文莹上人 其一 北宋 · 张师正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忆昔荆州屡过从,当时心已慕冥鸿。
渚宫禅伯唐齐己淮甸诗豪宋惠崇
老格疏閒倚涧,清谈潇洒坐生风。
史官若觅高僧事,莫把名参伎术中。
武陵文莹上人 其二 北宋 · 张师正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碧嶂孤云冉冉归,解携情绪异常时。
馀生岁月能多少,此别应难约后期宋文莹《玉壶诗话》)
陈校长百年(大齐)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贡院树新规,事美传衣,和凝曾得多士;
儒林弘正学,望隆祭酒荀况最为老师。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陈大齐(1886——1983),字百年浙江海盐人,心理学家。1886年8月22日生于浙江海盐,曾任浙江高等学校校长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代理校长。去台后,任台湾大学校长台湾政治大学校长,孔学会会长,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著有《心理学大纲》、《现代心理学》等。见《民国人物小传》第6册、《当代中国人物志》,1983年1月8日卒于台湾
传衣...和凝:唐宋时应试人与主司名第相同也叫传衣钵。宋范质进士翰林学士和凝典试,很欣赏质的文章,自以第十三名登第,因此也把范质列为第十三名,贡闱中谓之传衣钵。参阅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宋史·范质传》。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尝知贡举,皆得一时之秀。
和凝曾得多士:《五代史》载和凝“多士盈庭”。
正学:汉武帝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学说为正学。
祭酒:古时飨宴酬酒祭神必由尊者或老者一人举酒祭地,遂谓位尊者或年长者为祭酒。 《史记·荀卿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荀况:即荀子
最为老师:“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另,荀况著有《师说》。成氏出身高等文官考试,对作为考选委员长的陈百年执弟子礼,故此句为自况。
笺:清代林春旭张之洞联:
具德远谟谋,为国宣猷忘尽瘁;
和凝衣钵,趋庭继起愧无才。
僧文莹所居壁 北宋 · 郑獬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西湖频送客,绿波舟楫轻。
春入(《两宋名贤小集》作日)萝径静,浪花翻远晴。
文莹师诗集序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六、《郧溪集》卷一四、《玉壶诗话》附录
文莹师荆州访我于郧溪之上,出其所为歌诗一巨轴。
方予之躬事先垄,揽涕松下,而未能尽阅也。
及兹北归,道出白雪关,苍山峭立左右,如连壁,溪流其下,声不绝耳。
行之凡三日,累一百七十里乃尽,因得马上尽观师之诗。
得其佳句,则必回复而长吟,窈若么弦,瞥若孤翻,遂与夫溪山之灵气相扶摇乎云霞缥缈之间,而亦不知履危石而涉寒渊之为行役之劳也。
浮屠师之善于诗,自唐以来,其遗篇传于世者班班可见。
缚于其法,不能闳肆而演漾,故多幽独衰病枯槁之辞。
予尝评其诗如平山远水,而无豪放飞动之意。
师则不然,语雄气逸,而致思深处往往似杜紫微,绝不类浮屠师之所为者。
少之时,苏子美尝称之,欲挽致于欧阳永叔以发其名,而辞不肯往,遂南游湖湘间。
今已老矣,其诗比旧愈遒愈健,穷之而不顿,使子美而在,则其叹服之又何如也?
字道温钱塘人,尝居西湖菩提寺,今退老于荆州之金蛮。
荆州无佳山水,又鲜有知之者,安得携之以归吴,俾日吟哦于湖山之间,岂不遂其所乐哉!
论人材疏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二、《郧溪集》卷一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一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六、《右编》卷六
臣比因赐对,论及房乔、杜如晦,陛下问臣今世有此人否,臣对以房、杜者,旷世无之。
苟所见未至,则安知今世无有如房、杜者哉?
臣退思陛下思得房、杜用之,此唐太宗之用心也,而在陛下求之至与未至耳。
古帝王,何尝求异世之士而用之?
当大业之际,富贵乎庙堂之上者,天下止知有宇文述、虞世基而已,又孰知有房、杜也?
则房、杜者,乃隋室之弃士也。
太宗龙跃乎太原,于是二人者攀鳞而起,左携右挈,遂定天下。
当是时,天下洒然,始知有房、杜焉。
则今之处幽约、甘藜糁者,焉知其人不及房、杜者耶?
顾陛下网之未密,搜之未至耳。
夫天下之士有材在己者,思有为于世,犹寒者之欲衣,饥者之欲食,其求用之心,尤切于世主求贤之意。
而其迹无繇而至前,或湮废而不遂者,可胜言哉?
有道之士,以义自胜,则虽老死于岩穴间无憾也。
至于雄杰之士则不然,如其蹉跌,则潜心世变,幸有风埃之警,遂蹑而扰之,故刘备久不跨马而髀肉生,见而流涕,此其志岂斯须忘功业哉?
而欲汉室之不摇,岂可得乎?
故世主必渠渠恳恳,欲得贤而为我用者,正为此也。
虚怀屈己以访之,高爵厚礼以来之。
上之所好,其下必有应者。
好之而未至,不可遽曰今世无房、杜。
高宗思贤,其精诚乃通乎梦寐,于是得傅说焉,此用心之颛也。
臣愿陛下推此心,继之以不倦,则必有如房、杜者杖策而至矣。
言陋意拙,惟陛下裁赦。